夏天空调开多少度最合适又省电所属分类:生活常识 时间:2016/5/31 15:24:43
夏天空调开多少度最合适又省电,我们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很少去注意空调应该开到多少度对人体来说更加的合适,我们只是单纯在我们热的时候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低一点,冷的时候设置的高一点。 我们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很少去注意空调应该开到多少度对人体来说更加的合适,我们只是单纯在我们热的时候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低一点,冷的时候设置的高一点。 其实空调过于频繁的更换温度设置是很容易使人感冒的,根据空调使用的类型和品牌不同的空调,我们在设置温度的时候设置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夏天空调开多少度合适,同时也更加省电吧。 夏天空调开多少最合适 当环境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50%,气流速度0.15米/秒时,人体处于最正常最理想的热平衡状态,也就是说,感觉最为舒适,反应最为良好。 实际上,人体所感觉到的有效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要相应略低一些,一般约低1~2℃,即空调的送风温度虽然略为高一些,但是,人体实际所感觉到的温度并没有那么高。因此,空调的控制温度调整到27℃左右,这时人体的感觉将更为舒适。 与室外温差不宜过大 夏天开空调时,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能太大,一般在5℃~10℃为宜。如果温差过大,使人进出时经受气温骤变,容易患感冒等病。 夏天当室内温度调控得过低,如20℃以下,人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较低的室温中,就会引发多种不适症,有人会出现下肢酸痛、全身乏力发冷、头痛、咽喉痛、腹痛、腰酸、四肢神经痛。 夏天空调开多少度最省电 一般情况下空调制冷时调高2℃,虽然人体并不会感觉很明显,但对空调来说,平均可省近10%的电能。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将空调的温度调控到27℃与调控到20℃相比,耗电量之比将是7:20,即将空调的温度调控到27℃可比20℃时节省电能约30%左右。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设置技巧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在使用的时候温度的调节也是不一样的,变频空调在使用的时候是在打开空调最初时快速的制冷,达到设定的目标之后会保持一定的制冷量保持 室内的温度不变。而定频空调的制冷速度相比较变频空调相对的比较缓慢,定频空调在室内达到了设定的温度之后就会自动的停机节省电量来保持温度。 总结:以上就是夏季空调温度设置技巧的相关介绍,一般来讲空调开26℃到28℃身体感觉是最舒服的,而且这个温度也比较省电;另外,开空调温度最低不宜低于22℃,室内外温差不宜大于7℃,夜间空调不应低于24℃。因为如果空调开得过大,室内温度过低,易患”空调病”,出现感冒、咳嗽、发烧、精神不振等等。 其实空调过于频繁的更换温度设置是很容易使人感冒的,根据空调使用的类型和品牌不同的空调,我们在设置温度的时候设置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夏天空调开多少度合适,同时也更加省电吧。 夏天空调开多少最合适 当环境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50%,气流速度0.15米/秒时,人体处于最正常最理想的热平衡状态,也就是说,感觉最为舒适,反应最为良好。 实际上,人体所感觉到的有效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要相应略低一些,一般约低1~2℃,即空调的送风温度虽然略为高一些,但是,人体实际所感觉到的温度并没有那么高。因此,空调的控制温度调整到27℃左右,这时人体的感觉将更为舒适。 与室外温差不宜过大 夏天开空调时,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能太大,一般在5℃~10℃为宜。如果温差过大,使人进出时经受气温骤变,容易患感冒等病。 夏天当室内温度调控得过低,如20℃以下,人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较低的室温中,就会引发多种不适症,有人会出现下肢酸痛、全身乏力发冷、头痛、咽喉痛、腹痛、腰酸、四肢神经痛。 夏天空调开多少度最省电 一般情况下空调制冷时调高2℃,虽然人体并不会感觉很明显,但对空调来说,平均可省近10%的电能。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将空调的温度调控到27℃与调控到20℃相比,耗电量之比将是7:20,即将空调的温度调控到27℃可比20℃时节省电能约30%左右。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设置技巧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在使用的时候温度的调节也是不一样的,变频空调在使用的时候是在打开空调最初时快速的制冷,达到设定的目标之后会保持一定的制冷量保持 室内的温度不变。而定频空调的制冷速度相比较变频空调相对的比较缓慢,定频空调在室内达到了设定的温度之后就会自动的停机节省电量来保持温度。 总结:以上就是夏季空调温度设置技巧的相关介绍,一般来讲空调开26℃到28℃身体感觉是最舒服的,而且这个温度也比较省电;另外,开空调温度最低不宜低于22℃,室内外温差不宜大于7℃,夜间空调不应低于24℃。因为如果空调开得过大,室内温度过低,易患”空调病”,出现感冒、咳嗽、发烧、精神不振等等。
关键字:生活常识 生活小常识 生活小窍门
上一篇: 后天美丽打造攻略:怎样穿衣打扮 下一篇: 空气净化器挑选准则 网站声明
春天生活常识网上提供的所有生活常识信息由本站和网友整理发布,仅供大家学习和研究使用。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生活常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信息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本网联系,我们会在1个工作日内删除此信息。 |
最新信息
推荐信息
|